《与阅同行,读有所获》林裕秀

2024-07-30 来源:本网
分享:

与阅同行,读有所获

林裕秀

单位:信宜市怀乡镇怀新小学

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好!

  担任教师以来,总会听到你们抱怨不喜欢看书,本着“课内阅读,老师会讲评”和“课外阅读,我不读,老师也奈不了我何”的心态,自然与阅读渐行渐远。我想,阅读的重要性,不必我多言,大家都知道。我写这封信的目的主要是分享我在阅读上的一些方法和收获。

  首先,在心态上就要做出改变:用“沉浸式读书”的状态去阅读。何为“沉浸式读书”?就是把自己一直处于一种读书的状态,哪怕生活学习上有其他的琐事杂事穿插在其中,我们的意志力始终保持着自己在阅读的这件事上,忙完其他事情,我们继续拿起书来读。这样我们才不会把阅读当作额外的负担,正如吃饭睡觉那样,都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次,对于“阅读”二字的理解,我更喜欢把它们拆开来说:“阅”更多的是看或观,“读”更多的是朗读或解读。由此可见,我们在阅读时,要明确自己的目的,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做法。譬如我只是想在词典上找到某个字的意思,那么我们只需要用到“阅”;当我想理解辛弃疾的《菩萨蛮》时,我们就要“读”,在读中悟,当然也需要“阅”,在“阅”了词人辛弃疾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我们才能有感情地朗读,只是“读”的成分更多一些。只有在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基础上,我们的阅读效率才会更高。我们也不可能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一篇一篇地,从头到尾地“阅”与“读”,否则早晚会“淹死”在里边。

  然后是读书的“新得”。何为“新得”?也就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阅读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见解。见解的差异无所谓好坏对错之分,只要是你们自己想到的,哪怕别人已经提出过的,也是你们独有的看法和收获。“新得”的获取关键在于触发。这跟李镇西老师提到的“读出自己”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触发即从作者陌生的文章内容上联想到自己生活上相同或相似的境遇或感受。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更会从一件事联系到另一件事或几件事,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与想法。举个最近我看书的例子吧!在阅读毕淑敏的《破冰北极点》游记中,提到富兰克林北极探险队失踪12年仍杳无音讯,可是富兰克林的妻子不放弃,上书英国首相请求救援,甚至自费买下“狐狸号”航船,只为早日找到丈夫富兰克林。这让我想到《鲁滨逊漂流记》里的鲁滨逊在海上漂泊的艰辛、窘迫,海上无法预测的种种,令人心悬一线。也希望富兰克林探险队能像鲁滨逊那样不畏艰险,最终取得成功。

  最后,我希望我的方法和收获能给予你们帮助与启发。

  祝

  学业进步!

  林裕秀

  2024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