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阅读自由”还有多远?》夏嘉欣

2024-07-30 来源:本网
分享:

我们离“阅读自由”还有多远?

夏嘉欣

单位:广东省南粤交通阳化高速公路管理处

  一段时间以来,网上流行一系列以“××自由”为结构的新词,比如“荔枝自由”,意为收入可观,可以随心所欲地购买荔枝。从这个角度看阅读,我也轻松实现了“阅读自由”。

  阅读从未像现在这样近。它是早晨闹铃后跳入眼帘的第一则新闻,是午后闲暇时翻开的杂志,是夜晚床头灯下滑动的电子书。每到下班时刻,我都能在职工书屋欢喜地挑选上一两本如痴如醉地看。书的获得渠道也是多样的,有的是朋友推荐的,有的是网上“种草”的,还有自己感兴趣的,或是不感兴趣但是觉得需要了解的,等等。不经意间,阅读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那些静默且深刻的文本就一本接一本地跳到我的手中。

  然而,我的“阅读自由”真的实现了吗?每捧起一本,其余的就叫嚣着“我呢?我呢?”每放下一本,还没真正品出味来,下一本就争先恐后地往眼前挤了。每天都被“阅读清单”推着走,这真的称得上是“自由”吗?

  “那你从书中学到了什么?”聊起阅读,难免有人讨论。思索半天,那些感人至深的优美佳篇,竟像水中月掌中沙,越是想抓紧,越是从脑袋中溜走。这能被称作“阅读”吗?

  究竟我在乎的是读的质量,还是读的数量?在乎读的过程还是读的结果?是阅读中发散的想象力,对人物的感悟,对表达的欣赏,还是为了记住整本书的情节呢?

  我读到过苦难中最顽强厚重的生命,是《活着》;我读到顽劣却得意与老实却贫苦,荒诞社会中亲近又疏远的亲情,是《兄弟》;我读到一个在城外兜兜转转最后一头冲了进去,拧巴又世俗的男人,是《围城》;我读到一段最淳朴的生活和最真挚的爱情,是《边城》……它们是一种萦绕心头的感受,一串突然涌出的眼泪,一抹细看却无的颜色,一段似梦非梦的经历,甚至是合上书后,窗外晦明不清的景物的轮廓。

  想到这我就释然了。原来阅读不是用脑和眼在读,而是让心跳和跃动的情节同频,让血液和流淌的情感交汇。当浪潮退下,总会留下几颗熠熠生辉的宝石,那是你不会遗忘的东西。许久之后,再拿出来,有些暗淡了,有些依然闪光,这时候,你就知道要带上哪一颗,再次上路,故地重游一番,这一趟就不再是冒险了,而是拜访。

  所以,阅读在于体验,不必紧赶慢赶,不必用力证明。当我在阅读,读作者们的人生,读他们呕心沥血的劝告,读他们的成就,读他们的衰败,这些他们用一生悟出来的道理,而这些也都将成为我的人生。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靠近“阅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