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节能科技园托育服务让职工告别“两难”

2025-07-08 来源:南方工报
分享:

  早晨送娃、步行上班,傍晚接娃、一起回家——在广州番禺节能科技园,这样的“带娃上下班”模式已成为现实。

  近年来,该园区创新推出“工联会牵头、企业参与、专业机构服务”的托育服务体系,不仅解决了职工子女照护难题,更让“工作带娃两不误”成为可能。日前,该园获评2024年度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

  引入专业机构 破解托育难题

  每天上午8点半,园区电商企业职工喻湘将2岁半的女儿送到巧多狮天安托育园后,从容步行至隔壁的公司打卡上班;下午6点下班,她顺路接回孩子,母女俩有说有笑地回家。“这种‘带娃上下班’的便利,让工作和育儿实现完美平衡。”喻湘说。

  作为广州南部重要的产业高地,番禺节能科技园汇聚了2200多家企业,涵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领域,在园职工将近4万人。随着园区快速发展,职工子女托育难题日益凸显。

  “双职工家庭孩子无人照看,老人带娃力不从心,保姆费用高昂且不专业。”番禺节能科技园工联会主席欧阳颖不时收到园区职工反映的育娃痛点。

  为切实解决广大职工子女托育问题,2021年,番禺节能科技园工联会经过深入调研,引入知名托育品牌“巧多狮”,在园区发展大厦一楼打造了占地800平方米的专业托育园——巧多狮天安托育园。托育园不仅配备了标准乳儿、托小班、托大班等适龄教室,还设置了感统训练室、绘本阅读角等专业功能区,户外1200平方米活动区更设有沙池、戏水区、游乐区和植物角,为孩子提供安全、丰富的活动空间。

  提供弹性服务 满足多元需求

  “我们的服务不仅要解决‘孩子有人带’的问题,更要实现‘孩子带得好’的目标。”巧多狮天安托育园园长姜晓燕介绍,园区借鉴IB国际教育体系,开发涵盖双语启蒙、感统训练和“十佳素质”培养的特色课程。孩子在探究式学习中,培养表达能力、社交技能和探索精神。

  为满足园区企业职工的工作特点,托育园提供了极大的服务弹性:既有全日托、半日托等常规服务,还提供晚托(最晚至22∶30)、周末托和临时托管等特色服务。同时配备专业营养师设计餐单,确保孩子一日3餐2点(早、中、晚餐及水果点心)的营养均衡。

  “专业、方便,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变化让人惊喜。”喻湘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十个月大时就入托至今,如今女儿变得开朗自信、落落大方,“家里长辈从最初的反对到现在的全力支持,觉得每个月3000元的托育费花得特别值。”

  为切实减轻职工负担,园区工联会推出贴心的补贴政策:工联会向巧多狮天安托育园提供专项补贴,工会会员子女可以以更加优惠的价格入读托育园。截至目前,已有132个职工家庭受益,其中有75名孩子长期入托。

  延伸服务链条 打造幸福共同体

  园区的托育服务创新并未止步于此。园区工联会在托育园配套建设的“爱心妈妈小屋”配备了冰箱、微波炉、沙发等设施,免费向哺乳期等特殊期女职工开放,累计服务280余人。小屋定期举办“妈妈课堂”,邀请专家讲授孕期保健、科学育儿等知识,成为女职工的“暖心驿站”。

  安全始终是托育服务的底线。园区工联会全程监督托育园落实消防、卫生、安保等制度,安装新风系统和全天候监控,定期联合企业开展应急演练。“孩子玩得开心,我们上班安心。”园区职工杜鹃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

  针对寒暑假等特殊时段,园区工联会还推出爱心托管班,联合中铁六局广州分公司等企业工会,开设文化、艺术、体育等特色课程。在工联会推动下,去年,番禺区总工会将硬笔书法班直接开进园区,让职工子女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在园区配套托育服务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创新之举。”番禺区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模式实现职工、企业、社会的多方共赢:职工得以平衡工作与家庭,企业提升了员工稳定性,社会收获了更高生育意愿,“未来,将总结推广这一‘带娃上班’范式,让更多产业园区成为‘安心工作、快乐育儿’的幸福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