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工学堂,中山市博爱医院生殖分院主任林秀峰围绕女性生理健康及常见疾病预防等内容展开详细讲解,为百余位女职工带去健康宝典,她是女职工创新工作室用专业服务大众的实干家。

林秀峰的课堂。 通讯员 卢志芬 供图
实验室的试管中流淌着生物医药的未来,康方生物创始人夏瑜带领团队让“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舞台。
在司法调解的岗位上,扎根基层十余年的胡健仪从“用脑判案”到“用嘴沟通”,以专业与温情化解了无数矛盾,成为群众与法律之间的桥梁。
这些闪光的个体,共同折射出同一片星空的璀璨。她们身后,站立着的是中山114.4万名普通女性职工。她们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知,却是这座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齿轮与螺丝钉:在生产线上精准操作,在写字楼里伏案疾书,在实验室中寻求突破,在社区网格内排忧解难……
正是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创造,汇聚成占全市职工总数超40%的“她力量”,真正撑起了中山高质量发展的“半边天”。
在全球妇女峰会凝聚世界目光、共绘性别平等新蓝图之际,中山这座湾区城市的“她实践”正与世界议题深度共鸣。正如真正的城市文明,其尺度不仅在于培育了多少卓越的精英,更在于为每一位普通劳动者铺就了多远的人生出彩之路。中山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以91.13%的覆盖率,构筑起“赋能、关爱、共治”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让制度创新扫除障碍,让发展平台释放潜能,将“半边天”的力量源源不断转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让每一位在时代大潮中奋楫前行的普通女性,都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不凡篇章。
破局·先行先试
制度创新的春风,总能唤醒万千花朵的绽放。
在全球妇女峰会上,《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为世界妇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地方实践指明方向。
而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山早已以敢为人先的锐气,为女性发展构筑坚实制度屏障。2024年1月,《中山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从培养引进到评价激励,从服务保障到生态营造,构建起全方位、全链条的人才发展体系。在市人社局、市妇联等部门的推动下,“妈妈岗”就业模式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推广,更彰显出这座城市对促进生育友好的深切体察与务实回应。
在中山,由工会联动各方资源推出的托管托育服务,破解“带娃上班难”的全国性难题;“工会喊爸爸带娃”品牌活动,将科学育儿理念播撒进2.3万户家庭;持续十年的女职工“两癌”(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累计投入超千万元,惠及近8万人次,投入金额及惠及人次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三届创新大赛孵化462个项目,女性主导占比64%……在时代的洪流里,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奋斗的进程,都彰显了中山对世界妇女峰会“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主题的本土实践。

中山市女职工“两癌”免费筛查启动仪式。 通讯员 卢志芬 供图
一座城市的温度,体现在它如何托举每一个梦想的起飞。
走进全省首家医育结合的博爱护幼托育园,2岁的乐乐每天清晨跟着妈妈来到单位,欢快地奔向专职育婴师——这样温馨的画面,如今在中山已渐成常态。
这得益于2024年在全省首创的“工惠托”三级托育模式,每年由政府和工会投入超千万元,撬动镇街、社区、企业等多方资源投入资金过亿元,形成市级试点、企社合作、自建机构三大路径。这一创新不仅破解了“带娃上班难”的全国性难题,更成为中山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生动注脚。

中山市博爱医院托育园。 通讯员 卢志芬 供图
产假结束,重返职场的小欣一度产生了严重的“背奶”焦虑,没想到企业工会建立起了爱心妈妈小屋,给她吃下定心丸。这里不仅宽敞,还设置了智能门禁、粉色帷幔、冷热水槽、消毒柜和冰箱等设备,安全又私密。
“我顺利度过母乳喂养期,职业发展也越来越好,这一切离不开企业工会的大力支持。”小欣说道,和她一样的“背奶妈妈”同事将小屋称为“爱的粮仓”。
这些年来,291个星级“工会爱心妈妈小屋”如春风化雨般遍布城市角落,从园区商场到医院企业,这些温馨驿站已超越原有的功能定位,升级为女职工“五期”保护的暖心港湾、情绪舒缓的安心空间。而在家庭育儿领域,“工会喊爸爸带娃”品牌活动则以父亲育儿为切口,通过爸爸育儿PK赛等60场精彩活动,将科学育儿理念送入2.3万户家庭,线上话题阅读量突破450万,有力推动了男女平等、和睦、文明的新型家庭关系构建。
在赋能成长方面,中山工会在全省工会系统首创的创新交流比赛已成为女干部成长的“加速器”——连续三届创新大赛共孵化462个项目,女性主导项目占比达64%,荣获国家、省级创新案例26个。

中山工会连续三年举办工作创新交流比赛。 通讯员 卢志芬 供图
其中,中山市总工会宣传教育和网络工作部部长黄薇提出的“‘五步变革法’助力企业数字化专项破局创新”,推动服务企业超300家、职工超1万人,解决难题80余个,荣获全国、省级创新案例奖;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曹一冰承担的“功能集成化高档数控装备丝杠支撑轴承研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发项目,填补了我国单元型高端数控装备的设计制造技术空白,被评为2024年度“创新中山”科技进步一等奖。她们用实干证明:职工创新成果能够有效赋能实践,女性智慧正在成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建功·巾帼英才立潮头
时代舞台的灯光,总是为奋斗者点亮。
中山市总工会布局的女职工创新工作室,正成为女性人才破茧成蝶的孵化器——
林秀峰女职工创新工作室作为中山市博爱医院首个女性主导的创新平台,自2019年成立以来,通过跨行业、跨领域的交流,助力科研成果协同创新,年均服务患者约18万人次,其中50%的患者来自市外,年开展辅助生殖技术治疗5000余周期,临床妊娠率稳定在50%,成绩领跑全省生殖医学领域。

林秀峰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在讨论。 受访者 供图
符姜燕创新工作室近五年申请发明专利104项,带领企业2024年总创收金额达800万元,同2020年相比提升达2408%。
科技强国的赛道上,全国劳动模范王冰领衔的创新工作室就在“小轴承”上实现“强国梦”。2011年,王冰到某国一机械工程公司展位沟通交流时,曾被采购方大声说其“从来不用中国的东西,以后永远都不会用!”,面对这样的质疑,王冰内心思绪翻腾,“不能掉泪、不能发火,委屈、难堪、愤怒、不甘!”她并没有被打败,而是更坚定了她和团队要用手中的轴承为国争光的决心。如今,她以实际行动回应了曾经“不用中国制造”的偏见,让“中山智造”闪耀于全球高端装备制造舞台。
职工文化领域,中山市工人文化宫主任梁婷领衔的歌舞《寸心》在全省近千个节目、超万人参赛的广东省军旅歌曲歌咏比赛中勇夺一等奖。近年来,中山市工人文化宫创新打造“职工大舞台”品牌,以“工会搭台,职工唱戏”的形式让普通群众走上舞台成为主角,自由抒发豪情、自由歌唱新时代。2022年至今已举办21场演出,单场线上线下收看人次最高达58万,累计服务职工群众454万人次;此外,举行全国首场以职工为主题的AI音乐唱作大赛,培训近200名一线职工用AI创作歌曲。
这座仅占全国总劳动人口0.39%的城市,实现发明专利占比全国0.78%、经济总量约占全国0.29%的创新奇迹,离不开持续攀升的女性技能人才——中山市女性劳模代表在重要领域、新兴领域等占比68%,技能竞赛女性获奖比例达35%,以实际行动呼应着峰会“抓住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为女性带来的新机遇”的倡导。
近年来,还涌现了如党的二十大代表韦艳梅,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赵桂枝等从中山走向全国的女职工代表,她们聚焦农房风貌、教育、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等方面,将个人发展融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发展大局。这不仅是中山女性职业发展的生动注脚,更是对全球妇女峰会“提升女性领导力”倡议最有力的中山回应。
引领·柔肩亦担天下义
文明进步的航标,总在破浪前行中闪耀。
2025年中山市工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中,女职工代表127人,占49.81%,比中山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提高2.5个百分点:
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用28年从“打工妹”到全国人大代表的奋斗历程,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成长传奇;工会界别政协委员温彩蓉提交的《优化生育保险政策》提案,为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提供制度支撑。
在中山市人社局的推动下,从“南粤家政”培训走出来的家政服务师,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母婴护理师岗位工资水平从2020年的5789元提升至2024年近8000元,并可以参与“乡村工匠”等职称评定,实现了高质量稳定就业人群显著提升。这条从技能培训到产业孵化的完整链条,实实在在地满足了就业大需求,促进了民生大发展。
一座城市的治理温度,体现在它如何倾听每一种声音、尊重每一份权利。中山市总工会始终将保障妇女平等参与治理作为工作重心,通过拓宽参政渠道、优化制度环境,让每一位女性都能在高质量发展中绽放光彩、担当主力。
点点微光,汇聚成星河。当深中通道开启“四链融合”新机遇,中山市总工会持续完善女性职业发展通道,大力培育女性工匠与高技能人才。正如中山市总工会负责人所言:“我们将推动女职工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让每一位女性都能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篇章。”

女职工活动。 通讯员 卢志芬 供图
今日中山,适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75%,位列全省前三名。截至2024年底,中山市技能人才总量达90万人,高技能人才32.69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约36.32%,城市竞争力稳居全国前列。
在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上,近半数女职工正以其独特的“她力量”,成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劲动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柔肩亦担天下义”的时代内涵。
时代大潮,奔涌不息。当全球妇女发展的浪潮与新时代工会事业交汇激荡,中山工会作为党和职工群众坚实的桥梁纽带,正以“娘家人”的担当与温度,在这场关乎女性发展与未来的实践中写下生动注脚。
从制度创新的率先破题,到女性人才的全面赋能;从个体梦想的精心呵护,到群体力量的集体迸发——中山以一座城的温度与远见,诠释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新时代内涵。今日之中山,女性之光正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大湾区西岸的“她力量”必将以更坚定的步伐,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书写下属于女性劳动者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