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业斌在广东省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5-10-21 来源:本网原创稿
分享:

凝聚职工力量 突出维权主业

在实现中国梦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

目标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广东省总工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广东省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我省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在省委和全总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聚力量、突出主业,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在实现中国梦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省工会十二大以来,全省各级工会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坚持“为职工服务、为党政分忧、为企业和谐、为经济加油”的方针,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推动科学发展,深入推进“两个普遍”,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在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工运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过去五年,是省委和全总进一步加强对我省工会工作领导,工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的五年;是广东工人阶级勇立潮头、勇挑重担,主人翁风采和主力军作用充分彰显的五年;是全省各级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奋勇前进,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

劳动竞赛成绩显著。深入开展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工人先锋号”的旗帜高高飘扬,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五年来,全省参与劳动竞赛职工达2200万人次,实现经济价值1760多亿元,港珠澳大桥工程和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建设工程列入全国示范性劳动竞赛项目。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营造“崇尚劳模、关爱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共推选全国劳模146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78名,评选省劳模298名、省五一劳动奖章719名。

反映职工利益的渠道更加畅通。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倾听职工呼声、反映职工愿望、加强源头参与,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工人在线”等“五位一体”的诉求表达渠道,让职工有话有地方说。全面参与《广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等多个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维护职工权益的地方性法规更加健全。推动省委省政府召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完善县以上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机制,源头维护力度更大。

化解劳资纠纷的手段更加有力。面对劳动争议多发易发的态势,大力加强预防预警、舆情引导、应急处置、劳动争议调解和法律援助等工作,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党政、职工、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在全国率先组建工会律师团,受到中央领导和全总的充分肯定。全省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万宗,涉及职工5.1万人,金额近6亿元。县级以上职工服务中心全部设立法律援助服务窗口,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工会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累计2323万人次参赛。坚持以集体协商作为基本手段,协助地方党政妥善处置了南海本田、东莞裕元鞋厂等劳动关系不和谐事件。进一步加强防范抵御工作,有效抵制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

工会组织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努力适应企业组织形式和职工队伍的深刻变化,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体系更加健全,会员队伍不断壮大。全省基层工会组织24.8万个,涵盖单位68.3万家,工会会员2695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1617万人,各项指标连续多年排在全国前列。把创建“职工之家”、开展“双亮”活动作为重要载体,把民主建会作为关键环节,全面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全省共有5000多家企业进行民主直选工会主席,拥有1300名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

职工民主协商权利得到落实。依法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不断完善,职工工资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全省签订工资集体合同11.3万份,覆盖企业43.8万家,覆盖职工1965万人,培养了一支超过1.3万人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深入贯彻《企业民主管理规定》,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建制率达95%,非公企业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建制率达80%

“职工有困难找工会”进一步叫响做实。真心实意为职工说话,真抓实干为职工办事,建立了省、市、县和企业四级职工服务体系,全省县级以上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全部升级为职工服务中心,基层工会建立了4700多个服务站点。积极开展人文关怀活动,打造了送温暖、农民工平安返乡、金秋助学、心灵驿站、女工关爱行动等一批响亮的工会品牌。五年来,共筹集慰问款物6.55亿元,累计帮扶困难职工150万人次,发放救助金6.17亿元。投入3000多万元,为37万名会员购买职工住院“二次医保”。

工会枢纽型组织体系逐步完善。顺应社会组织不断涌现的新形势,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合会,加强对这类组织的联系、规范、引导和整合。探索建立职工服务新办法,“三工”联动服务模式被评为省社会创新观察项目。

职工队伍面貌焕然一新。我省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结构更加优化。深入推进“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活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坚定了广大职工的理想信念。启动千万职工大培训行动,创办广东职工大讲堂,开通广东职工教育网,建成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253家,职工书屋7000多家。广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成功举办省第五届工人运动会,丰富了职工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

工会和职工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保持工会正确政治方向。大力实施“四个一万”工程,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工会干部进党校、进高校,共培训工会干部70多万人次。

工会其他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省实现工会经费收缴方式的转变,增强了为职工服务的物质基础。抓好经费的检查、审计和监督,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举办粤港澳台工会新春团拜会,与国外工会组织和港澳台地区工会之间的友好交流不断加强。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和建功立业工程,大力宣传贯彻《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各产业工会认真履职,立足产业特点和优势,在推动产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完善工会资产监管,工会企事业稳步发展。工会理论政策研究、信息、督查、统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一批重点调研成果和重要信息被省委和全总采用。扎实做好扶贫双到和对口援疆工作,机关党的建设、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和全总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关心重视的结果,是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省总第十二届委员会,并以本次大会的名义,向省委和全总,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向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及社会各界,向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民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省广大职工、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和长期从事工会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体会到: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动员职工、建功立业。只有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党政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汇聚广大职工智慧和力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必须坚持站稳立场,代表职工、切实维权。只有时刻牢记工会的基本职责,始终站在职工群众立场说话办事,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努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必须坚持重心下移,组织职工、巩固基础。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工会作用, 使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才能把更多职工团结在党的周围,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心系职工、帮扶解困。只有把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接地气,与职工群众交朋友,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才能不断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凝聚力。

――必须坚持先行先试,依靠职工、改革创新。只有不断适应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坚持以职工为本,在工作中转变观念、转变方法、转变作风,尊重和鼓励一线职工的首创精神,才能永葆工会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措施不够硬、办法不够多;工会在职工中的认知度不够高,一些职工有困难不找工会;基层工会建设存在不少空白点,相当部分基层工会作用发挥不到位;有的工会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够强,素质能力有待提高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创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今后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期,是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的攻坚期,也是工会工作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机遇期。党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工人阶级领导地位、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工会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全总李建国主席十分关心广东工会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寄予殷切期望。省委胡春华书记明确要求,工会要突出维权主业,站在职工的立场、代表职工的利益说话办事,探索从制度上强化代表和维护职工权益,加快转型步伐,用群众方法总揽工会工作。这些都为我省工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各级党委、政府赋予工会更多资源和手段,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工会工作,为工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全省各级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多年的实践创造,也为工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看到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我省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企业组织形式多元共存,用工方式更加灵活,分配方式更加多样;职工队伍内部结构日趋复杂,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日益分化;新一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省产业工人的主体,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职工争取自身利益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潮和主张多元,容易给职工群众带来思想混乱;境外敌对势力对劳工领域的渗透破坏一刻也没有停止,防范抵御任务前所未有的繁重。以上这些,都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今后五年全省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按照中国工会十六大和省委的部署,突出维权主业,从源头上治理劳资纠纷,加快转型步伐,切实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努力建设维权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争当全国工会工作排头兵,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国梦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而奋斗。

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

――职工创造精神充分激发。劳动竞赛进一步深化,已建会企业覆盖面和职工参赛率达到85%以上。劳模精神发扬光大,建成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职工创新基地1000个。职工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通过岗位练兵、技能培训、技术比赛等活动,使500万名职工提升技术技能。

――企业劳动关系更加和谐。企业自主协调劳资纠纷机制不断完善,职工群体性事件数量稳中有降,规范有序、公正均衡、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逐步形成。企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进一步健全,已建会企业的建制率达到80%以上。职工民主管理权利进一步保障,已建会的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率达到100%

――工会凝聚力明显增强。工会组织的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力争我省工会会员数、基层工会数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各类企业法人单位建会率稳定在80%以上,职工入会率稳定在80%以上。工会组织代表性不断增强,企业工会普遍由民主选举产生,职工之家建设达标率达80%以上,广大职工更加了解工会、信任工会、依靠工会

――职工福祉不断增长。工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县级以上职工服务中心100%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每年将新增工会经费的75%以上用于普惠职工,每年筹集资金2亿元为职工办十件实事。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新增参保人数300万人次,建立工伤关爱基金,工伤探视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工会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多形式、多渠道地把工会干部全面轮训一遍。继续推进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珠三角地区村(社区)一级工联会和粤东西北地区乡镇(街道)一级工会的力量进一步充实。工会机关干部全员联系基层,实现全覆盖、常态化、制度化,工会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

三、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会工作,要勇于解放思想、善于改革创新,注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埋头苦干、扎实推进。

(一)加强理论武装,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正确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工会有为有效的工作,使党的领导在职工群众中落地生根,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落到实处。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主动把工会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和推动改革。在改革进程中,充分代表和反映职工意愿,积极回应职工群众诉求,加强利益关系协调,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群众基础。

(二)激发劳动热情,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再立新功。

始终把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主旋律。

用劳动创造推进改革。把劳动竞赛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结合起来,与促进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结合起来,不断焕发广大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不断赋予劳动竞赛时代特征,以省十项工程劳动竞赛为龙头,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依托,以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基础,不断丰富劳动竞赛的内涵。大力推动劳动竞赛向非公企业,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延伸。广泛开展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的班组竞赛,全面深化各具特色的五小活动, 推动劳动竞赛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和更好效益方向发展。

用劳模精神引领社会。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活动,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建设。广泛宣传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进一步做好劳模的推荐评选和管理服务工作,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职工群众的原则,选树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劳模,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制定劳模学习深造计划,探索建立劳模建言献策“直通车”,不断提升劳模的社会地位和光荣感,为劳模发挥作用创造更好条件。

用先进文化塑造职工大力培养农民工的阶级觉悟,使他们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成为工人阶级坚定可靠的新生力量。开展千万职工大培训行动,办好广东职工大讲堂,加快建设职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推动完善技能大赛、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认证一体化。强化工人文化宫等文化阵地的公益性功能,深化职工书屋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示范性文体活动,建设健康文明、理性平和、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

(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维权,从源头上治理劳资纠纷。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高举维权旗帜,依法维权,依法履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推动立法、执法和职工守法。积极参与人大、政府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配合做好人大执法检查、政府行政监察和政协视察调研,把法律法规政策落到实处。发挥工会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作用。建立侵犯职工合法权益重大案件曝光和公开谴责制度,探索新形势下劳动法律监督新途径。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完善县以上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涉及职工切身权益和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广大职工学法、守法和用法的自觉性,引导职工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健全依法维权机制。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督促企业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大力宣传和实施修订后的《广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做到“每月一沟通、每年一协商”,发挥集体协商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基础性作用。突出抓好工资集体协商,加强集体协商队伍建设,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和实效。大力拓展职工民主参与渠道,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落实职代会职权,坚持企业改制方案提交职代会审议,职工安置方案、集体合同草案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深化厂务公开,推进企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建设,探索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

突出依法维权重点。把依法维护职工的劳动就业、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权益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贯彻实施,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主动配合人社部门,加大监察执法力度,依法打击欠薪逃匿等违法行为。深化工伤探视活动,建立工伤关爱基金,推进工伤维权。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加大参与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力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密切关注企业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的情况和动态,通过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对策建议。

(四)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维护工会组织统一。

各级工会要在党委领导下,积极协调化解劳资纠纷,以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工会作为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的作用。

加强预防预警和调解。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的方针,完善“工人在线”等“五位一体”的诉求表达渠道,建立省市县劳资纠纷“三级台账”,落实维稳一会三研判制度,健全劳资纠纷预警机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扩大工会律师团的规模和影响,建立健全企业工会法律顾问制度、工会律师团主动办案制度,强化职工法律援助服务,努力实现劳动争议案件应援尽援,让职工有问题能反映、有矛盾能化解、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推动300人以上企业普遍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立健全裁前调解、诉前调解相结合的机制,把劳资纠纷化解在企业。大力支持深圳市推进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建设。

协助党政妥善处置职工群体性事件。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工会劳资纠纷应急处置分队作用,各级工会要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做劳资纠纷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协调人。站在职工立场说话,代表职工利益办事,敢于发声、敢于亮剑”。坚持以集体协商的方式、分级分类处置职工群体性事件,在化解职工群体性事件中,推动企业民主建会和集体协商。

坚决维护工会组织的统一。始终保持政治上坚定,时刻绷紧维权维稳这根弦,增强工会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工会维稳和防范抵御纳入党政主导的维稳体系,强化责任考核,坚决粉粹境外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坚决防止出现第二工会”、独立工会

(五)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基层工会离职工最近,联系职工最直接,服务职工最具体,是工会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要从工会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把企业作为主战场,推动工会工作的群众化、制度化、法治化

着力扩大覆盖面。以非公企业为重点,持之以恒地做好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创新基层工会组织设置方式和会员发展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吸收到工会中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工会组建信息化、工会会员实名制,减少基层工会组建的水分”。巩固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工作,坚决纠正在国企改革改制过程中撤并工会组织的现象。加强对“两新组织”、新媒体等领域的工会建设,不断扩大工会覆盖面。

着力增强代表性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工会和工会主席民主选举,落实《广东省企业工会民主选举实施办法》,重点抓好新建企业工会、到期换届企业工会和发生重大劳资纠纷企业工会的民主选举。巩固东莞高镇基层工会建设和广州番禺区大龙街道民主建会试点成果,各市工会要抓一批不同类型的基层工会建设示范点。基层工会要创新方式方法,做到组织活动请职工一起策划,部署任务请职工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职工一起评议。

着力增强凝聚力。按照建设六有”工会建会、建家和建制结合起来,深化职工之家达标创优活动,努力做到建成一家、规范一家、发挥作用一家。建立健全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和职代会代表常任制,建立代表提案、建议制度,进一步发挥会员代表和职工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完善会务公开、会员评家制度,开展双亮活动,落实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改善乡镇(街道、园区)工会和行业(区域)性工会联合会的工作条件,多方争取政府公益岗位和购买社工机构服务,不断充实基层工会的工作力量

着力提升保障水平按照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职业化运作模式,完善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聘用、考核、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工会干部保障制度和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经费补助制度,企业工会主席劳动合同变更、职务调整应向上级工会报告和备案,使他们在政治上有关心、经济上有补助、职业上有发展。树立向培训要效益”的观念,分层次分类别,加强对基层工会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化解劳资纠纷、参与协商谈判的能力,努力使他们成为协调劳动关系的行家、关心服务职工的模范。

(六)真诚服务职工,打造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围绕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共享发展成果。

打造服务职工品牌。加强工会服务职工的阵地建设,将职工服务中心(站点)建在园区和企业,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向“工会主动找困难职工”转变。继续打造好送温暖、金秋助学、心灵驿站、女工关爱行动、工伤探视和“二次医保”等工作品牌,总结推广会员普惠制,探索建立会员优惠基地、发放会员服务卡等,使广大职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认真做好农民工工作。着力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依法维护农民工的权益,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政策。协助政府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配合有关部门扩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帮助有意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人文关怀进企业”活动,努力使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幸福生活。

构建枢纽型组织体系。运用项目化管理和委托的方式,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和机构,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加强与社会组织的联系合作,共同做好技能竞赛、技能培训、文体活动和法律援助等项目。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扶持服务。推广三工”联动服务模式,发挥专业化志愿者的作用,大力组织职工参加志愿服务。推动工会帮扶工作与政府救助体系衔接,利用帮扶平台承接公共服务,融入公共服务体系。

(七)加快工会转型,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对工会工作的新指示、新要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转变观念,努力建设维权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建设维权型工会,树立工会干部人人抓维权的理念,整合资源和手段,加大对维权工作的投入,实现维权工作有人来做、人人会做,在维权中体现出工会的特殊作为。建设服务型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职工的意愿作为工作的风向标,把职工的评价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真情感受职工疾苦、真诚回应职工呼声、真正解决职工困难。建设创新型工会,积极适应工作对象和内容的新变化,打破思维定势,探索创新工会工作的思路、载体和手段,进一步激发工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转变方法,用群众方法总揽工会工作。组织职工群众去做职工群众的工作,动员职工群众去服务职工群众、教育职工群众,让职工群众通过工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各级地方工会在一级抓一级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一级一级抓,直接联系企业工会和职工,帮助职工维权,帮助企业工会开展工作

转变作风,破除机关化、行政化倾向。工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职工群众。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三严三实”,建立防止和克服“四风”问题的长效机制,按照职工群众的“生物钟”来安排工作,结合生产生活规律开展活动,多一点亲力亲为,少一点指挥交办,把工会工作做到职工的心坎上。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完善各级工会绩效评估考核,建立问责机制,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八)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加强与港澳台工会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健全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使两岸四地工会之间、职工之间的交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探索完善化解劳资纠纷、服务职工群众和促进培训交流的方式方法,为促进粤港澳台工会的和谐友好和共同发展作出新贡献。

加强其他各项工作。加大工会干部协管力度,切实配强配好各级工会领导班子。加强工会机关干部培训,从理论、政策、实务等方面改善工会干部的知识结构,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会经费税务代收工作,坚持工会经费取之于工、用之于工的原则,把更多工会经费用在职工身上。加强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促进工会经费支出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会工作,理顺产业工会的组织体制,增强产业工会活力。坚持“独立自主、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工会外事工作方针,提升对外交流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工会女职工工作,提高女职工素质,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切实保障工会资产的保值增值。适应信息化时代职工群众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加强工会微博、网站、网络舆情建设,使工会工作更加有效地覆盖到每个职工群众。加强工会理论政策研究和调查工作,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加强工会信息、统计、档案工作,不断提高工会信息化水平。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投身于一份神圣的事业。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省委和全总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进、扎实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工作报告涉及的名词解释

1.“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末视察广东时提出的殷切期望――广东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两个普遍”: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3.“五位一体”的诉求表达渠道:包括工会主席信箱、官方微博、12351维权热线、“工人在线”网络问政平台、网络舆情日报周报。

4.“双亮”活动:“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活动。

5.职工住院“二次医保”:全称为“在职职工住院医疗综合互助保障”。职工参保后,患病住院时可在享受医保外,个人自付部分再报销70%

6.“三工”联动服务模式:“以工会为主导,以社工为承担,以义工为配合”的职工服务模式。

7.“四个一万”工程:组织万名工会干部下基层进企业、组建万名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指导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组建万名劳资矛盾调解员队伍化解劳资矛盾、组建万名网络宣传员队伍引导职工宣传工会工作。

8.扶贫“双到”: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9.“五小”活动: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

10.“四德”建设: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11.“五险一金”:“五险”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12.“一会三研判”制度:维稳工作会议制度、日常研判制度、

定期研判制度和专题研判制度。

13.“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

14.“六有”工会:一是有依法选举的工会主席,二是有独立健全的组织机构,三是有服务职工的活动载体,四是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五是有自主管理的工会经费,六是有会员满意的工作绩效。

15.“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16.“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